翻垃圾找手表:环卫工权益与公共服务边界的思考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2
近日,山西大同两环卫工徒手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到儿童手表,引发网友质疑。事件中环卫工权益是否被忽视,公共服务边界在哪,成为讨论焦点。城管局回应及后续奖励举措,也备受关注。

近日,山西大同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两名环卫工在38℃的高温下,徒手翻搅8吨腐臭的垃圾,历经4小时,帮游客卢女士找回了儿童手表。这本是一件暖心的事,却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质疑。

环卫工

事件的起因是,卢女士一家乘高铁前往大同旅游,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垃圾袋,下车时不慎遗忘。卢女士先求助车站派出所,后拨打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最终,大同新城环境公司追踪到手表所在的垃圾挤压箱,调派两名环卫工进行搜寻。

从成本上看,此次行动的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远超手表本身的价值。两名工人4小时的人力成本按平均时薪18元算就达144元,再加上垃圾转运车调度、焚烧厂场地占用等费用,总支出远超千元,而儿童手表全新才卖1200元。同时,这4小时里环卫工本该完成的3条街道清扫任务、20多吨日常垃圾处理也被搁置。

翻垃圾找手表

网友质疑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环卫工权益的忽视。当天大同实测气温38℃,我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37℃以上需缩短露天工作时间,可两名工人不仅无间断作业,连基础防护都只有一副薄手套。而且,事后卢女士送红包被拒,但环卫工是否自愿寻找,他们的额外劳动是否得到相应报酬,都不清楚。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称,不能说值不值,老百姓有需求,他们肯定去做。但这种回应并没有平息网友的质疑。公共服务应该有温度,但也需要区分“紧急救命”与“普通失物”,建立资源分配的分级机制。

对于此次事件,也有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建立失物搜寻评估机制,按物品重要性启动响应;非紧急失物搜寻由失主承担一定成本;为垃圾车加装RFID扫描仪,减少人力消耗;落实环卫工的高温津贴、强制轮岗、防护装备等保障措施。

公共服务

总之,在追求公共服务“有求必应”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权益为代价。要让环卫工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让公共服务在合理的边界内运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环卫工 翻垃圾找手表 公共服务 权益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