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选美:25岁姑娘夺冠,非遗文化闪耀光芒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1
7月17日彝族火把节,25岁彝族姑娘阿依洛在传统选美大赛中获金奖。此赛事融合民族服饰、歌舞才艺与文化传承,是弘扬非遗文化窗口。阿依洛回乡参与文化保护,她的服饰和才艺令人惊艳,选美背后还有文化复兴浪潮。

7月17日,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庆典上,25岁的彝族姑娘阿依洛(化名)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传统选美大赛金奖。这场融合了民族服饰、歌舞才艺与文化传承的赛事,不仅展现了彝族青年的风采,更成为弘扬非遗文化的窗口。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等彝族聚居地,选美大赛是节日核心活动之一。与常规选美不同,彝族选美强调“德、才、貌”三位一体,参赛者需展示服饰刺绣、民歌演唱、口弦演奏等传统技艺。本届赛事评委、非遗传承人沙马伍各表示:“我们评选的标准不仅是外貌,更看重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阿依洛的服饰全部由自己手工缝制,她的歌声里能听到彝族的灵魂。”

阿依洛出生于凉山州昭觉县,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比赛中,她以一套自制的“诺苏羊毛披毡”惊艳全场——这件耗时8个月完成的服饰,采用了古老的“擀毡”工艺,纹样源自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我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着的艺术。”阿依洛在赛后采访中说道。她的才艺表演环节选择了口弦伴奏的《阿惹妞》,悠扬的曲调让现场观众自发跟唱。

阿依洛

近年来,彝族青年掀起“新彝风”热潮。据统计,2023年凉山州新增民族手工艺合作社47家,短视频平台上彝族文化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2亿次。本次选美大赛的参赛者中,有1/3为返乡创业青年,他们通过电商、文旅等渠道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选美舞台成了民族文化IP的孵化器。”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曲比阿木透露,“去年获奖选手设计的纹样被某服装品牌采用,带动了200多名绣娘就业。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彩云指出:“火把节选美的意义远超娱乐活动。它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以云南楚雄为例,当地将选美赛事与旅游推广结合,2024年火把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凉山州文广旅局数据显示,今年火把节期间全州综合收入预计突破5亿元,民族服饰体验、民俗摄影等衍生业态蓬勃兴起。

非遗文化

赛事直播吸引了超300万网友在线观看。抖音话题#火把节选美仙子#下,阿依洛身着彩裙迎风旋转的视频获赞86万次。网友“云岭漫游者”评论:“没有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每个笑容都带着土地的芬芳。”也有学者呼吁警惕过度商业化。四川大学民俗学教授王立新建议:“需建立更完善的非遗保护机制,避免文化展演沦为浅层消费。”

阿依洛的故事,折射出当代少数民族青年在文化坚守与创新中的平衡。正如她在获奖感言中所说:“金子般的传统,需要我们用心擦拭才能永远闪光。”这场选美赛事不仅点亮了火把节的夜空,更照亮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道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彝族火把节 选美大赛 非遗文化 阿依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