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持续升级,行业走向何方?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0
2025年外卖大战愈演愈烈,美团、阿里、京东纷纷入局。补贴虽拉动市场增长,但也带来诸多问题。监管介入,平台或转向理性策略。短期美团股价或反弹,中期阿里潜力大。这场大战最终指向行业进化,未来需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外卖市场风云变幻,一场激烈的“外卖大战”正在上演。京东年初宣布进军外卖,随即抛出百亿补贴,点燃战火。4个月后,阿里淘宝闪购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也加大补贴力度,外卖大战迅速升级。

外卖大战

外卖平台的大量补贴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需求和配送量,但也产生了多重负面效应。瑞银指出,补贴刺激了外卖需求,间接削弱了线下餐厅的客流,冲击堂食市场;外卖平均单价较低,餐厅还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行业整体利润被进一步压缩,中小餐厅不堪重负;订单激增会带来过度包装和造成严重浪费;持续补贴强化了消费者“低价即合理”的心理预期,长期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价格战和价格通缩的困局。

面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选择出手。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它们纠正激进促销行为,推动理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利益,助力餐饮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此次监管表态重点已从“平台经济健康增长”转向“餐饮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监管介入

尽管外卖业务盈利承压,但考虑到各大平台已投入逾200 - 300亿元,瑞银预计巨头们不会轻易退出,而是将转向更注重回报率的策略。例如将补贴形式从“免单”转为“满减券”等,趋于理性化。若资本投入趋稳,2025年下半年盈利压力或稍稍缓解。

从股价表现来看,瑞银看好短期美团、长期阿里。美团前期跌幅较大、弹性更强,具备率先反弹空间。中期则看好阿里在AI等多线业务上的估值想象力。

从更长远来看,外卖大战可能会引发行业的结构性变化。餐饮行业加速集中化,平台的补贴往往更偏向连锁品牌,中小餐饮商户逐渐被边缘化;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平台平均客单价和利润率将受到压缩;平台可能会长期维持低利润运营状态,将外卖视为引流、提升用户粘性的工具;履约成本上升,行业进入过度服务状态。

行业变革

这场外卖大战不仅考验着平台的智慧,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各平台需在竞争中找到平衡点,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多方共赢。同时,监管部门也应持续关注,引导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平台补贴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