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建设新突破:未来或可就地取材建房取水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1
位于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取得重大进展,研发出月壤3D打印系统和月壤水冰提取系统。未来在月球盖房、修路、获取饮用水有望就地取材,这将降低运输成本与风险,助力人类走向更辽阔的宇宙。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今在月球建设方面,有了令人振奋的新突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正引领着一场关于月球居住与资源利用的革命性变革。

月球建设

科研人员研发的月壤3D打印系统,是一大创新。该系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打印出各种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月球上房屋、道路及设备平台的建设需求。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这台系统在未来月球建设中不可或缺。然而,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给科研带来重重困难。为让设备适应月球复杂的环境,深空探测实验室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除了建筑材料,水资源也是月球长期居住的关键问题。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该技术负责人祖琳说。

月壤水冰提取

就地取材盖房子、开采源头活水……这些颇具未来感的科技成果,正是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科技创新的“成绩单”。当前,实验室主要开展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等领域的重大工程立项论证和相关预研课题研究工作,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发展。

对宇宙的探索与追问,是深空探测活动的永恒主题。当月球上建基地、修路、喝水都能就地取材,人类必将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为未来的星际探索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空探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月球建设 就地取材 月壤3D打印 月壤水冰提取 深空探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