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去泡面化”引热议,服务升级与旅客需求待平衡

发布于:2025-08-15 阅读:0
近日,广州东站等高铁站下架泡面引发热议。铁路部门称是为维护环境卫生,但旅客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密闭车厢泡面味大,也有人认为泡面经济实惠是刚需。铁路部门已采取一些措施,这场争议反映出公共服务与旅客需求的矛盾,需探索平衡之法。

近日,#高铁去泡面化#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据报道,广州东站候车厅内,原本摆放泡面的货架已悄然换上拌面、捞面等干食产品。南都N视频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广州东站、白云站等主要高铁枢纽的站内商店均已停售泡面。

高铁站

当记者向店员询问是否还有泡面销售时,对方明确表示:“泡面现在已经全部下架了。”记者连续走访了站内多家便利店,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均称已按要求停售。店里都将捞面拌面一类商品摆在了显眼处。记者尝试携带自带的泡面,向站内便利店工作人员请求借用开水冲泡,不过这一请求被委婉拒绝。

为何将站内商店泡面下架处理?广州东站回应称:原东站开行的普速列车已全部调整至广州站等其他车站,目前广州东站开行的均为动车组列车。根据国铁集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相关规定,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为维护高铁车站和列车环境卫生,使广大旅客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方便面食品,但旅客可自行携带。

一直以来,广州南站站内商店未有出售方便面。不过,广州南站周边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仍可购买到方便面,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了选择。记者查询12306官网,在出行提示餐饮章节内确有提醒: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创造良好旅途环境,确保空气清新,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去泡面化

此政策实施后,舆论迅速分裂为“泡面自由派”与“公共环境派”。支持者认为,高铁作为现代化公共空间,应优先保障多数人的乘车体验。有网友表示:“密闭车厢里泡面味经久不散,对气味敏感者是一种折磨”。反对者则强调泡面的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五元泡面是学生和务工人员的刚需,高铁盒饭价格普遍在15 - 80元,选择泡面是无奈之举” 。

为应对争议,铁路部门采取了“柔性引导”策略。一方面停售泡面,另一方面推出低气味替代产品并优化餐饮供给。广州东站、白云站等车站的便利店已上架捞面、拌面等速食,价格约12元/份,略高于传统泡面 。此外,12306官网建议乘客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并在部分车次试点“气味友好专区”,在餐车设独立通风区域供食用泡面。

在供给端,铁路部门正加速推进热链餐食改革。上海局集团新增15款30元以下热链餐食,日均销售18000份;广州局集团在长沙南站试点热链餐食,提供28款现炒套餐,春运期间供应8.34万份 。这些举措试图通过提升餐食性价比,减少旅客对泡面的依赖。

旅客需求

高铁“去泡面化”对方便面行业也形成了倒逼效应。康师傅、统一等龙头企业已推出Express速达面馆、满汉大餐等高端产品,将泡面从“应急食品”向家庭日常食品转型。同时,有企业研发“高铁版低气味泡面”,通过改良配方降低气味强度,预计2025年9月上市。

这场“去泡面化”争议,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公共服务精细化转型的迫切性。铁路部门应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加大平价餐食供给,优化车厢通风系统,探索分区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服务升级,满足旅客的需求。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铁站 去泡面化 旅客需求 服务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