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学生矿区参观溺亡,格栅板安全责任谁来担?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0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子公司参观时,因格栅板脱落溺亡,1名老师受伤。事故暴露了格栅板安全隐患,也引发对企业、学校责任的思考,凸显安全生产细节落实的重要性。

2025年7月23日,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发生了。东北大学6名大三学生和1位老师在内蒙古一家矿企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站在格栅板上,然而格栅板突然脱落,6名学生全部掉进十几米深的浮选槽不幸遇难,带队老师重伤住院。

格栅板脱落

格栅板是安装在浮选槽上的构件,一般由金属制成,能稳定和引导矿浆流、防止矿粒沉槽、起到消泡作用,类似下水道井盖,工人靠它走动、操作设备。但此次它却酿成大祸。浮选槽中的矿浆混合物含有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密度大,人掉进去生还希望渺茫。

对于格栅板脱落的原因,网上有人员超载的说法。该车间平时二三十人,参观当天学生比员工多,若格栅板上硬挤7名师生,可能导致板子承受不住而脱落。不过,据报道,该公司选矿部浮选车间在今年2月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的更换,不存在使用太久生锈的情况,问题很可能出在安装上,比如螺丝没拧紧、焊接糊弄、新板子安装不合格等。当然,具体原因还需等官方调查结果。

学生溺亡

事故发生后,谁该为此负责成为焦点。首先是企业,《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若企业存在格栅板隐患不排查、参观者不配防护装备、安全培训走过场等情况,就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管理层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学校也有一定责任。学生是否清楚浮选槽的危险,学校有无告知安全风险,实习协议中安全责任是否明确,安全预案是否完善等,都是需要考量的方面。

从这起事故可以看出,矿厂主观上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平时对浮选区的安全隐患过于忽视。安全生产中的“海恩法则”表明,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多次轻微事故、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此次事故中,格栅板承重不足、易腐蚀等问题,都反映出安全生产措施的疏忽。

安全生产

这起事故也暴露出学生实习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工厂、矿山设备虽先进,但实习生往往不清楚危险所在。学校带学生实地参观本是好事,但应提前检查设备、安排专人看护、完善安全协议。类似事故此前也有发生,如去年湖南职校学生实习被机器夹伤、前年江苏高中生在车间中毒等。

目前,涉事矿区全停,企业的安全副总、车间主任和当天负责看护的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学校停了所有去矿山的实习并成立小组处理家属事宜。家属正与企业、学校谈赔偿,调查组将继续调查设备问题和管理漏洞并公布报告和追责名单。

这起事故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检查每一个螺丝、焊点,确保安全生产。希望各方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学生溺亡 格栅板脱落 安全生产 责任认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