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北上”,如何应对这场“虫患危机”?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1
今年夏天,毒隐翅虫影响范围扩大,北方多地出现其踪迹,武汉三院相关患者数达去年同期三倍多。其伤口易误诊,还会给人们带来生活困扰。本文介绍毒隐翅虫危害、应对方法,提醒大家重视气候变暖下的虫患问题。

今年夏天酷热难耐,一些细微而危险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以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第三医院今夏因隐翅虫皮炎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已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毒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毒隐翅虫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尤其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坐标北京的用户也发现,家中出现了隐翅虫,不少人还因为此前并不了解它而「中招」。

被毒隐翅虫弄伤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遭遇。在湖南,27岁的阿树突然感觉右眼下方很痒,她以为是蚊子咬的,但又没找到蚊子包。到了晚上,痒得难受,一直挠,没睡好觉。挠了一晚上也没有任何好转,第二天早上起床,眼睛下方那片皮肤更红、更痒了。几天之后,脸上的伤由痒转疼,并且疼痛越来越强烈,伤口还开始溃烂化脓。

在湖北武汉,苏东一觉起来,手臂上出现了一条很浅的红色痕迹,他以为是不小心被拐杖上的螺丝刮伤的,直到伤口开始化脓、溃烂,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隐翅虫皮炎

毒隐翅虫带来的伤口还容易导致误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析过71例外院误诊的毒隐翅虫皮炎病例,其中最容易误诊为带状疱疹,还有11例被误诊为性病,这不仅带来药物的错用,还会导致误会和纠纷的出现。

毒隐翅虫为何会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呢?国家气象中心专家王纯枝指出,农业害虫多为变温动物,温度升高加速其代谢繁殖,适生区北扩,打破传统南北界限。中国农科院张云慧研究员补充,暖冬大幅提高越冬成活率,开春后新旧世代叠加,虫口基数激增。季风环流变化更助推迁飞,春季迁出提前、秋季回迁延迟,危害周期延长。

面对毒隐翅虫的威胁,科学防护是关键。首先,绝不可拍打毒隐翅虫,吹走或拨落更安全;其次,若不小心接触到毒隐翅虫的毒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就医,避免抓挠;最后,可以采取物理隔绝措施,如使用蚊帐阻隔,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虫患应对

上海师范大学的昆虫实验室负责人汤亮表示,绝大部分隐翅虫是没有毒性的,人们如果在野外看到它们,可以根据它的身体颜色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具有很明显红黑相间的体色,这就是在警告其他动物,不要去攻击它,不要去吃它的警戒色。

人类与昆虫共享地球,气候变暖正重塑这场博弈的规则。当毒隐翅虫的阴影笼罩城市夜空,每一次灯光下的挥手拍打,都可能酿成血肉之痛。我们需要更加了解这些昆虫,采取科学的方法与它们共存,在适应与抵御之间,寻找生存的智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毒隐翅虫 气候变暖 虫患应对 隐翅虫皮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