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零售巨头的利润新引擎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0
稳定币正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焦点。当下美元稳定币“利润率”约4%,超诸多企业净利润。沃尔玛、京东、亚马逊等积极发行,若成主流支付,利息收入或达百亿,将改变低利润生意模式,还能节省手续费,带来新金融服务。

银行和保险公司盈利的核心在于拥有低成本、低风险的资金来源。如今,在稳定币的助力下,沃尔玛、京东、亚马逊这类高交易额的零售企业,也有机会获得这一优势。

稳定币

几天前,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透露外卖利润率约4%,这恰好与美元稳定币的“利润率”一致。稳定币商业模式是用用户购币资金买国债获利,当前美元国债利率约4%,虽看似不多,却超许多企业净利润。如沃尔玛2024财年净利率2.39%、京东2024年净利率3.6%、亚马逊零售业务利润率约5%,而它们正是积极发行稳定币的企业。

4%是美元稳定币世界的“自然底数”,稳定币发行方用用户购币费用买国债,发行1亿美元稳定币,年营收约400万美元,这是Circle、Tether等厂商的模式。一方面,4%低,只是利息,且有波动性,企业不能仅靠此盈利;另一方面,它又高于很多企业净利润。像互联网平台中,滴滴2024年利润率不到1%;传统零售和网络零售企业利润率也低,制造业不少头部企业亏损。而4%利息对一些低利润企业,可能是支撑主要利润的核心业务,如理想汽车2024年上半年部分净利润来自投资理财,通用电气巅峰时部分利润来自金融业务。

零售企业

利润率越低的企业越需稳定币。稳定币交易需大量交易量支撑,零售企业交易额大、发币能力强且利润低,收益更丰厚,所以成进军稳定币领域的积极群体。6月,沃尔玛和亚马逊计划推稳定币,OTA平台Expedia也有动作,刘强东宣布京东申请稳定币牌照,目标是发行大量稳定币用于自家交易,把“预充值”费用存起来赚利息。

以沃尔玛为例,其稳定币收入潜力巨大。去年收入6800亿美元,总GMV或超7000亿美元。若发行GMV十分之一的稳定币,市值可能超Circle;若发行等量稳定币,将成行业巨无霸。不过,实际发币量取决于市场沉淀的未消费余额。星巴克2024年账上沉淀储值卡金额17亿美元,若沃尔玛达其预充值比例,账上将沉淀近400亿美元。且零售购物频率低于星巴克,单次消费金额高,沉淀资金能力更强,若稳定币支付比例达星巴克会员卡比例,发币量或超500亿美元,年利息收入超20亿美元。此外,若稳定币替代部分支付体系,还能省手续费,沉淀资金还能催生金融理财服务,甚至用于支付上游货款和员工奖金,发行方还能赚利息。

在金融领域,稳定盈利很重要。此前很多企业想靠金融改善低利润,但大多失败,如通用电气靠金融获高利润,但金融危机时崩盘。而稳定币融资成本低、风险低,发行方不必支付利息,提现还可能收费,且赎回有条件限制,降低赎回频率,只需买国债等无风险产品。四大美元稳定币发行商已持有约1800亿美元美国国债,Tether还持有部分黄金和比特币。有稳定币,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或能避免暴雷。银行和保险公司靠低成本、低风险资金源盈利,在稳定币加持下,沃尔玛等零售企业或成未来融资成本最低的玩家。

稳定币盈利

不过,企业发行稳定币仍在探索中。能否大规模发行、能否成通用货币、消费者是否接受等问题待解。稳定币对零售企业是革命还是噱头,只能交给时间验证。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稳定币 零售企业 金融利润 美元国债

相关文章

  • 稳定币:零售巨头的利润新引擎

    稳定币:零售巨头的利润新引擎

    稳定币正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焦点。当下美元稳定币“利润率”约4%,超诸多企业净利润。沃尔玛、京东、亚马逊等积极发行,若成主流支付,利息收入或达百亿,将改变低···

    2025-07-23

  • 万达频繁出售资产,王健林与万达的沉浮之路

    万达频繁出售资产,王健林与万达的沉浮之路

    近年来,万达频繁出售资产,如快钱金融股权、万达广场等。王健林曾打造辉煌商业帝国,如今万达陷入债务危机,王健林不断卖产业自救。中国儒意多次收购万达资产,···

    2025-07-23

  • 解析浙江:“民富第一省”的财富密码与发展格局

    解析浙江:“民富第一省”的财富密码与发展格局

    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本文剖析浙江民富原因,如发达民营经济、均衡发展模式。还介绍绍兴、嘉兴等城市“逆袭”,以及浙江缩小区域差···

    2025-07-23

  • 全球证券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A股将何去何从?

    全球证券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A股将何去何从?

    近期,伦敦证券交易所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多国主流交易所也纷纷延长交易时间。这一趋势源于全球化竞争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旨在夺取跨时区定价权。在此背景下···

    2025-07-23

  • A股三大指数创新高,大基建板块引领市场新风向

    A股三大指数创新高,大基建板块引领市场新风向

    7月22日,A股三大指数创年内新高,成交额破1.89万亿。大基建板块全线飙升,超级水电、煤炭等传统周期行业走强,算力方向调整。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流向低位周期股···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