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免费乘公交:城市公共交通的两难抉择

发布于:2025-08-22 阅读:0
近期,德惠市《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关注,虽已撤销,但凸显公共交通难题。随着老龄化加剧与公交客流下滑,多地面临类似困境。免费政策体现关怀,却给运营带来压力。如何平衡公益与效率,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课题。

近日,吉林省德惠市发布的《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社会热议。该通知计划对持有免费“老年卡”的乘客实行分时段限乘措施,以应对早晚高峰的客流压力。不过,此公告随后被撤销,未来将通过增加公交班次来缓解压力。

老人免费乘公交

德惠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此前,河北张家口赤城公交也曾试图取消老年人公交乘车优惠补贴,但最终也撤回了通知。这些事件凸显了城市公共交通在保障公共服务与运营效率和成本之间的两难选择。

德惠市自2016年起实施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社会关怀。然而,从经济角度看,财政补贴难以覆盖实际成本。德惠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6.26%,财政每年补贴300万元,平均每位老人年补贴不足27元。

城市公共交通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对低收入城镇老年人群体意义重大,但全时段免费政策加剧了部分城市早晚高峰的运营压力。公交车作为公益性质的服务,依靠地方财政补贴,但部分地区财力紧张时,公交企业可能难以支持老年人群在高峰时段免费乘车。

人口结构变化也给城市公交带来深层挑战。随着私家车、轨道交通和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公交客流量持续下滑。同时,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口增多,免费乘车引发的矛盾愈发突出。

为解决这一难题,一些城市已开始探索新的政策。如兰州对60周岁及以上居民实行打折优惠,70周岁及以上老人高峰时段半价、平峰时段免费但限次数;成都对65 - 69岁老人每月设定100次免费乘车上限。上海则取消了免费乘车政策,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

出行政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一新认为,通过调整优惠价格、设立免费次数限制或综合津贴替代等方式,能引导老年人错峰出行,优化资源配置。但所有“免费福利”都有成本支撑,需合理规划,避免服务成本过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强调,公交福利水平应与地方财政能力相匹配,政府要保障公交企业稳健运营,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能。杨新苗呼吁城市管理者改善公交配套服务,提升公交系统吸引力。

总之,城市公共交通在保障老年人出行福利的同时,也需考虑运营效率和成本。未来,应通过精准的政策调整,实现公益福利与运营效率的平衡,让老人免费乘公交政策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人免费乘公交 城市公共交通 财政补贴 出行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