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发布于:2025-08-09 阅读:0
全民健身日,大家都在关注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更有益健康。研究显示,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预防效果略超跑步。但跑步对代谢效率提升更显著。不同人群适合不同运动,还需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等。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跑步与健步走是大众青睐的锻炼方式。很多人纠结,同样是5公里,跑步和走路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走路

《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期刊一项持续6年的大型研究追踪3.3万名跑者和1.5万名步行者运动数据。发现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的预防效果竟小幅超越跑步。具体数据对比(每消耗1个代谢当量MET):健康风险方面,跑步降低高血压风险4.2%,走路降低7.2%;跑步降低高胆固醇风险4.3%,走路降低7.0%;跑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12.1%,走路降低12.3%;跑步降低冠心病风险4.5%,走路降低9.3%。不过研究负责人保罗·威廉姆斯补充,调整BMI指数后,跑步对代谢效率的提升更显著,两者实际健康收益差异小于2%,关键在坚持。

那么,哪些人更适合走路锻炼呢?长期缺乏运动者,运动强度低,身体易适应,可避免初期因强度大放弃或受伤;体重过大肥胖者,走路对关节冲击力远小于跑步,能降低受伤风险;65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行性变化、骨密度下降、平衡能力减弱,走路更安全,跌倒风险低;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患者等,走路强度可控,风险也可控;孕中晚期的孕妇,在医生允许下,走路是孕期推荐的安全有氧运动之一,有助于控制体重、缓解不适、促进分娩。

跑步

而跑步更适合这些人群。已经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且希望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和减重效果的人群,同时年龄相对低,心脏、血管也没有其他疾病的人群。跑步能让热爱跑步的人达到心流体验的状态,身心愉悦、一扫疲惫。

运动时要注意这些。每次运动30 - 60分钟,每周3 - 5次。《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年)》建议,成年人、老年人每周健步走累积时长应至少150 - 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至少75 - 150分钟较高强度运动。2018年《柳叶刀·精神病学》研究发现,每次运动时间在30 - 60分钟最佳,超90分钟可能有负效应。

运动时间也有讲究。不建议早上太早运动,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也不建议临睡前运动,会影响睡眠。早晨8 - 10点、下午16 - 18点锻炼更合适。早晨8 - 10点运动有更低的冠心病、中风、癌症风险;下午16 - 18点,人体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心率血压趋于平稳,适合中高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过程中要安全第一,忌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判断身体状况,喝酒、没睡好、感冒发烧等情况要减少或轻度运动。长期不运动的人,建议从低强度运动、短时间开始,如每日快走15分钟,每周增量≤10%。运动中要及时补充水分,高强度运动后需补电解质。

总之,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结合科学安排,都能带来健康奇迹。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走路 跑步 健康 运动选择

相关文章